北川新址建设捍卫者搜图
今天是5月16日,距昨年的5月12日已经过去一年零3天,PC捍卫者搜图栏目为关注北川的朋友搜集的图片是关于北川新址建设的相关内容,过去不容忘却,但未来需要人们用双手去建设和规划,这才是生命存在的真正意义。
一、新北川县城规的划图和效果图
2009年5月11日,四川绵阳市安昌东,北川新县城新址,当地政府将即将开工建设的新北川县城规划图和效果图展示出来。新北川县城经过论证定址安昌东,将主要由山东省各地市负责援建。即将兴建的北川新县城坐落在安昌镇外的安昌河畔,安昌镇原属安县,震后划归北川,成为北川羌族自治县的临时县城。新北川将是一座具有浓郁羌族特色的城市,也被称为羌城,将于12日正式开建。

北川新址建设规划图(PC捍卫者搜图)
据悉,在“5.12”大地震中被彻底摧毁北川县城重建的先期项目已经展开,胡锦涛总书记亲自为新县城选址命名为“永昌镇”。 北川县城所在地曲山镇在大地震中几乎被夷为平地,受地质灾害等多种因素影响,无法原址恢复重建。从去年5月下旬起,新县城的选址工作就开始启动,经过反复勘探比较,最终确定在距老县城20公里的安县永安和安昌两镇东侧2公里处,这里地势平坦,安昌河穿境而过,交通便捷。更为重要的是新址距最近的断裂带9公里以上,地质结构十分稳定。去年11月,国务院审查通过了选址方案。

北川新址建设规划图(PC捍卫者搜图)
选址方案通过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拿出了北川新县城的整体规划方案。根据规划,新县城定位是川西旅游服务基地和现代羌族文化城,近期安置人口3.5万人。新县城建筑按照7度抗震标准设防,学校、医院等重要公共设备按照8度抗震设防。
二 、历经地震北川古桥不倒
记者近期获悉,为给北川县城新址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提供依据,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绵阳市文物局和北川羌族自治县博物馆专业人员组成联合考古调查队,进入北川县城新址区域开展先期考古调查。在2008年12月29日至30日先期考古调查中,联合考古调查队在此区域内发现了多处重要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一座历经地震,依然完好无损的清代石桥引起考古队重视。

北川新址建设:神秘古桥历震不倒(PC捍卫者搜图)
“此次调查,主要是为了支持和配合北川新县城早日开工。”据绵阳市文物局文博科科长钟治介绍,根据《文物保护法》相关规定,联合考古调查队主动进入北川县城新址区域开展先期考古调查。
据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周科华介绍,在连续两天对区域内多处进行试探后,联合考古调查队在周边山体和沿河地区发现了两处汉晋崖墓和一处宋代砖室墓,为支持灾后新北川重建,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绵阳市文物局决定自筹资金,择日对两处墓葬进行考古发掘。
由于北川县城新址区域属于安昌江冲积平原,在较厚的淤积层中暂时没有新发现,加上安县地方志中没有北川县城新址区域的文字记载,针对淤积情况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决定,在北川县城新址区域建设开工过程中将随机开展地下发掘,并寻找北川新县城选址地的历史文化脉络。
现场 汶川地震之后 这石桥几未受损
调查中,联合考古队发现两处极具价值的清代建筑,其中一处是位于黄土镇顺义村的皇恩寺,另外一处则是位于顺义村和温泉村交界处的一座无名石桥。据绵阳市文物局文博科科长钟治介绍,两处清代古建筑已引起了北川羌族自治县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正在收集详尽资料,并准备申报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其中无名石桥建筑设计巧妙、结构合理且工艺精湛,是省内罕见的一处古代桥梁建筑,在经历了汶川地震后仍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依然横跨在顺义河上。“全长13米,桥下部采用两根八字形立柱支撑,石柱桥墩上部条石两端分别雕刻有龙头和龙尾,游龙逆水而卧。”据考古专家介绍,位于顺义村和温泉村交界处的这座无名石桥,由于该桥横跨顺义河,所以附近老百姓称其为大桥。该专家认为从建筑风格上分析,这座桥的修建时间可能在清代中期。而顺义村皇恩寺虽曾遭破坏,导致多数建筑被毁,但主体结构没有变化,价值也非比寻常。
在已公布的“北川羌族自治县新县城灾后重建总体规划方案”中,该处建筑已经被列入规划保护范围。
“根据目前掌握的考古数据分析,这一区域很可能是汉唐时期一条重要文化走廊途经地!”虽然对北川县城新址区域地下文物勘探没有明确的进展,但绵阳市文物局考古队队长宋建民却认为,北川县城新址区域历史文化十分厚重。
宋建民表示,在2008年12月初,省市考古专家对涪江流域进行考古调查时,就在江油方水河流域发现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其分布的密集程度比涪江流域更丰富。而在此前的考古发掘中文物工作者发现,作为古蜀文化一条最重要的通道阴平道,在进入四川地区后顺涪江西岸经江油方水中转,过安县花荄,顺着黄土镇、安昌镇走向成都,形成一条重要的古蜀文化走廊,而北川县城新址区域恰好就处于走廊上,这也让北川县城新址区域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
三、北川新址建设 移动要将要建成抗9级地震基站
2009年5月11日,四川绵阳市安昌东,北川新县城新址,当地政府将即将开工建设的新北川县城规划图和效果图展示出来。新北川县城经过论证定址安昌东,将主要由山东省各地市负责援建。即将兴建的北川新县城坐落在安昌镇外的安昌河畔,安昌镇原属安县,震后划归北川,成为北川羌族自治县的临时县城。新北川将是一座具有浓郁羌族特色的城市,也被称为羌城,将于12日正式开建。

北川建设新址(PC捍卫者搜图)
中国移动这时也有了新动向,将在四川51个地区建设超级基站。超级基站能抗9级地震,抗12级大风、不怕冰雪灾害。中国移动计划在四川地震重灾区及龙门山地震带上建设抗震行超级基站,以保障当地灾害应急的通信需求。
据了解,在灾后重建中,中国移动将大力推行“双节点、双平面、多路由”目标网架构,以北川新县城为例,目前已铺设了安昌、江油、平武和绵阳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迂回光缆,在一条光缆因灾中断的情况下另三条仍可运行,保证北川新县城通信畅通。另外,在德阳以新技术建容灾备份中心,并推广到全省,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三、希望的曙光-北川中学正式开工

中国侨联援建北川中学开工典礼(PC捍卫者搜图)
5月12日,北川中学正式开工。北川中学位于北川县震中映秀镇,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中,下午2点28分,没能逃脱变为废墟的命运。校舍几乎全部倒塌,全校几千名师生,有接近一半遇难。惨痛的历史背景下,北川中学成为地震灾区的一个象征,学校建筑设施的安全性能、尤其是防震性能开始牵动13亿人民的心。一周年后的今天,在2009年5月12日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新北川中学正式举行奠基仪式。对于过去,沉痛缅怀;更多的,是对未来的充满希望,昂首前行!
新北川中学由中国侨联援建。中国侨联是由全国归侨、侨眷组成的全国性人民团体。 5 ;12 ;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国侨联了解到北川中学是受灾最严重的学校。因此,中国侨联于2008年7月7日致信国务院,诚恳表示有责任、有信心牵头组织重建新北川中学的工作。中国侨联主席林军在2009年4月30日举行的 援建北川中学第二次新闻发布会 ;上表示:北川中学将于5月12日开工,明年5月12日竣工,2010年9月1日交付使用。
北川中学规划效果图(PC捍卫者搜图)
奠基仪式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特大地震来袭,震惊全国。一年后的此时此刻,精确到每一分钟,新北川中学开工典礼在北川县永昌镇正式举行。出席人士包括中国侨联主席林军、国务院侨办主任李海峰、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石大华、中共四川省委常委以及总工会主席李登菊等。虽然仪式下午两点多才开始,但早上8点多便有民众陆续来到新北川中学开工现场。截至仪式开始时,已逾万人。据了解,来观民众有遇难师生的亲人、朋友,也有此前在此地居住过的居民,还有600余名北川中学师生。人群中,轮椅上穿着黄色校服的学生最为显眼,为奠基仪式再添几分肃穆。奠基现场,20多辆山东援建队的推土机、挖掘机、水泥罐车等大型设备发挥了灾后重建外的第二用途部分民众爬上这些大型设备以便观看。
建筑特色
北川中学于去年十月确定新址,位于北川新县城建设区域内的永昌镇,总投资约2亿人民币,建筑总面积72000平方米,能同时容纳5200名学生学习、寄宿。校内预备建设千人会议室及初、高中两部分教学楼,总计教学楼6栋、教室108间、宿舍楼4栋、行政楼1栋、实验楼1栋、食堂2个、图书馆1个以及大门口纪念馆一栋。新北川中学的建筑都有一个明显的特点细长形。据介绍,这种设计是因为在建筑方案确定之前,曾在北川中学做过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普遍希望不要建高楼,对高楼有震后恐惧心理。在控制高度的情况下,楼体要有同样的容纳量,就会显得细长,因此,北川中学占地跨度在整个北川县最大。新北川中学融合羌族文化特色,另外设立 多难兴邦 ;的题词建筑以及北川中学遇难学生的照片墙。
8度设防
经过 5 ;12 ;特大地震,建筑要求中防震功能自然成为重中之重。北川中学新址永昌镇不在地震断裂带上,若再发生地震,损坏程度会小很多。另外,新北川中学设防指数为8度,即能抵御程度为8度的地震,而一般建筑设防标准为7度。为了实现8度设防要求,新北川中学新北川中学进行了12次的设计论证,设置了减震设备,在建筑选材方面也比常规建筑高出不少,比如在使用钢筋比例和水泥标号上。由于地震导致部分学生身体残疾,学校在教室、宿舍、图书馆等各个场所都将设置残疾人便利设施。
结束语:
这个初夏,阳光终将驱散阴霾北川大地上,学子们的朗朗书声将盖过哀嚎;中国人民的责任心和爱心,比天灾更强大;灾后重建的步伐,与历史的车轮同步前行。
北川中学作为一个象征,其开工与完工时间均有代表意义:分别为09年和10年的5月12日。历史惨痛不忍回首,却无法回避,幸而,以 北川中学正式动工 ;为代表的一系列灾后重建事件红红火火的开展,将 化悲痛为力量;人定胜天的精神进行到底。
转截请注明:文章来自 pc捍卫者 http://www.pchwz.com
本站发布此文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表明pc捍卫者赞同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