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格和戴维的坦白,无疑激发了许多人的灵感,暗中出现了一大批模仿者。从1991年开始,麦田圈现象走出英国,风行全球,欧洲大陆、亚洲、北美、南美、澳洲各地都纷纷发现了麦田圈。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只有中国和南非没有发现麦田圈,究竟是外星人对这两个国家不屑一顾呢,还是这两个国家没有从事这种恶作剧艺术的风气?麦田圈的数量剧增,每年都有数千个被发现,经过多年的练习和暗中的竞争,图案变得越来越精美,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巨大,越来越有“含义”,例如在1996年6月17日,在英国奥尔顿巴恩斯(Alton Barnes)出现了一个双螺旋图形的麦田圈,被一些人认为代表外星人的DNA;同一年的7月29日,在威尔特郡,发现了一个长达4100英尺的巨型麦田圈。

不管神秘现象鼓吹者如何崇拜、解释这类麦田圈,它们显然是人们三更半夜时偷偷制造的,有人还被当场抓获。还有些人则干脆把制造麦田圈当成一种行为艺术,成了公开以此为业的艺术家。伦敦的约翰·仑德伯格(John Lundberg)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位。早在1990年,在道格和戴维坦白之前,仑德伯格就已无师自通偷偷摸摸地制造麦田圈了。早期的尝试相当粗糙,随着他逐渐掌握了窍门,制作的麦田圈越来越精致,甚至令人叹为观止,倒真的成了一门艺术了。仑德伯格以后经常为媒体做制作麦田圈的表演,但也继续偷偷地炮制神秘的麦田圈愚弄“神秘科学家”。制作麦田圈的工具和制作方法。他在1995年夏天建立了一个专门的网站(http://www.circlemakers.org/)介绍麦田圈制作艺术,收集了他们和别人制作的各种各样的麦田圈图案,甚至还教大家如何制作麦田圈。他使用的工具是一个4英尺长、2英尺宽的木板,两头系上绳子形成圈套;一根2英尺长的木棍,用于固定圆心;一根一端系在这根木棍上的细绳。在制作时,一脚踩在木板上拖动木板压倒麦子,并拉着细绳与圆心保持固定的距离,逐渐就可以形成一个圆圈。按他传授的方法,人人经过练习,花三四个小时就可以制作出一个大型的麦田圈。不知道已有多少人从仑德伯格那里取了经,反正现在麦田圈的制作水平是越来越高明了。
教训是:如果我们自以为发现了一个“神秘现象”,在挖空心思要对它作出或神秘或科学的解释之前,应该先做一番调查,这个神秘现象究竟是否真的存在?是否真需要对它做出解释?很可能,它不过像麦田圈一样,是个恶作剧而已。
人为悬念
麦田怪圈具有五种特征人为制造疑云重重
麦田怪圈然而,高百分比数据并没能抵挡人们对神秘怪圈的好奇。记者在网上论坛中发现,即便科学家已经证实美丽图案多数是人为,但仍有发帖者宁可相信怪圈是源自某种地外文明。为何科学家的论断仍不能说服人们?是什么增添了破解怪圈的难度呢?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员郭正谊教授告诉记者,大部分圆圈在大麦和小麦田中出现,所有麦田出现的怪圈至少有四种特征,这些特征给破解怪圈制造了悬念。

还有一种重要特征是,根据研究人员所讲,在世界各地所形成的数以千计的圆圈未试过当场被人见到制造过程。
麦田怪圈频繁成为头版新闻,正是这些特征让怪圈疑云重重。如果是人为的,怎样能解释这些现象呢?数字6是关键专家讲述麦田怪圈人造细节
郭教授一直关注国外麦田怪圈的研究进展,他认为,麦田怪圈是一些艺术家在黑暗掩护下制造的杰作。这些人通常选择制造的形状不是最新电脑绘图软件的结果,是他们喜欢的设计和当天早些时候草拟出来的。麦田怪圈
这些艺术家的秘密工具不是人们所预料的复杂仪器,而是简单的绳、木板和测量员用的尺。直升机红外线摄影机曾拍摄过麦田怪圈的制作过程,郭教授向记者描述了这个过程。

“制造者拿着工具进入麦田,记得麦田怪圈的第一个特征吗?(No Physical Evidence),那不是绝对的事实,小心查看可以找到脚印。通常地下十分硬,跟随轨迹,少许脚印会留下,而制造者会说是随后来访者造成的,他们总可以自圆其说。
进入麦田的通道是农作物中的小径。这些小径是农夫用来运送、施肥和收割时走的田间小道。当制造者抵达麦田内预先决定的地点后,其中一人站在中心点,另一个人开始画第一个圆圈,没有在地下钉上任何标记,因为他们不会留下痕迹。
转截请注明:文章来自 pc捍卫者 http://www.pchwz.com
本站发布此文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表明pc捍卫者赞同其观点